三伏天来了,全国各地都成了一个大火炉,不少杭州人直呼:简直晒的人都快化了。但是在我们“埋怨”太阳的同时,也给大家分享一个冷知识——太阳的力量能治病哦!
问世间,什么阳气最旺?答案就是太阳!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。明代著名的医家张景岳认为:“阳动而散,故化气,阴静而凝,故成形”。很多疾病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。
所以晒太阳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压力和身体的不适,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灸法,可以叫“天灸”。
太阳的力量很强大,但能量太分散。于是人们就想,有没有一种办法,能把天火聚在一起并引下来为人所用,于是人们就找到了灸。
在人类刚刚掌握火的原始时代,就知道了灸法,而两千多年前,我国的古人就已经广泛知晓采用艾作为灸疗的燃料。艾草,也被称为“医草”。艾灸汇聚的不是普通的太阳能量,而是取少阳之气,取阳气当中最具生机的气。
为什么古人偏偏又选择艾叶做灸法之材呢?这是因为在长期实践发展中,古人发现,并非所有树柴都适合用作灸之材。例如松柏竹等,极易燃烧,火旺,治病的同时亦伤人之皮,而被淘汰。后发现于艾草熏灸疗效最佳,用艾叶来灸疗逐渐普及开来。
于是人们逐渐将艾灸引用到医学上来,用以治疗更多的疾病。几千年来,一代代中国人,都用艾灸调理身体,补肾壮阳、温通经络、理气和血、补虚益损,壮一身之元气。艾灸古今都是保健的要法,现在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。
古人云: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。所谓的“三年之艾”,指的就是放了三年的陈艾。
因为新艾的燥气大,辛烈,容易伤人肌脉,且燃烧较快,用新艾艾灸很容易让人不适,灼热感过高。
而陈艾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自然的发酵,散去了新艾的燥烈之性,用之艾灸,火力温和、烟少,其温热之性能直透皮肤、肌肉深处,效果更佳,使用的时候才会让人更舒适,才能更有效地扶阳。
如何辨别是否是三年陈艾呢?一闻味,三年陈艾闻起来,清香不刺鼻;二看色,三年陈艾呈土黄色,有点像泥巴的感觉;三揉搓,三年陈艾越搓越绵,可随意捏出形状;四看火,好艾条点燃后火力柔和不烈,渗透力强,点燃时内部是火红色的;五识灰,好艾条灰烬是灰白色的,不容易松散掉落。
灸春堂采用的便是3年地道蕲艾,运用古法工艺锤炼,经数十道工序数千次倒锤,九次筛选焙燥制成艾绒,使用起来温和有力,更有效果,老师们来灸春堂时也可以在我们产品展示区仔细看看哦~
太阳的存在是为了照耀万物,艾灸的价值则是照耀人体。
寒、湿、瘀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,寒是因为阳不足无以温煦,湿是因为阳不足无以化湿,瘀是因为阳不足无以推动。
恰逢三伏天,通过对体表穴位施灸,将具有温经散寒、补虚助阳的艾火纯阳之气与三伏天的天阳之气相合,令阳气深度渗入机体内部,以散寒祛邪、调理气血、增强体质,能充分补足体内阳气。
所以,通过艾灸扶阳,调养身体,不仅仅是中医手段,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。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